蘇聯於康德十二年(日本昭和二十年曁西元一九四五年)八月突然單方面破棄中立條約,侵略滿洲帝國。當時滿洲國軍與日本軍旣深陷文明國家同室操戈之悲劇卽對英美戰爭,已無足夠力量阻止蘇聯侵略。滿洲國之情勢遂急速惡化。蘇聯於同年八月十九日襲擊奉天飛行場,恰當皇帝陛下發輦訪問日本以建立滿洲帝國之流亡政府之時。皇帝陛下當時卽爲蘇聯俘虜,永喪自主,崩殂;扈從之滿洲帝國陸軍中校溥傑等帝室主要成員亦同時爲蘇聯俘虜,亦永喪自主,實同薨逝。同年八月二十日,蘇聯紅軍佔領新京,同日强行解體滿洲帝國政府及國軍,同時滿洲帝國協和會亦被强行解體。自那以來,滿洲帝國淪陷。皇帝陛下之政府各機關及滿洲帝國協和會,僅於康德十二年八月此一箇月間,經歷了被突然襲擊、解體及建立滿洲帝國流亡政府失敗之痛擊。然亦正因如此,滿洲國法統因禍得福。無論是蘇聯、重慶政權還是中國共產黨,均從未認眞對待滿洲國主權已存在之事實,故而未實行手續上“合法”地合幷滿洲帝國領土之手續。所以,嚴格基於國際法,此三方控制滿洲全土之行徑之法律狀態,均爲非法軍事佔領。此爲我國雖然全部領土淪陷然而卻從未亡國之原因。反共主義乃滿洲國建國精神之一部,故自是以來,滿洲國人盡力復國。
康德十二年八月二十日滿洲全土淪陷後,將軍張海鵬、原任參議孫其昌、參議丁超等滿洲帝國文武重臣逃往華北,原任外交部大臣張燕卿逃往日本,以圖滿洲帝國復國。不願屈服於侵略者不法統治之滿洲帝國臣民於全滿各地以多樣形式起兵反抗。康德十三年(日本昭和二十一年曁西元一九四六年),原任滿洲帝國駐德意志國公使呂宜文潛入越南組織反共軍隊。康德十四年(日本昭和二十二年曁西元一九四七年),中共於其佔領區開展所謂「土地改革」,大量屠殺作爲滿洲帝國之政權基礎之全滿基層官紳士民。康德十五年(日本昭和二十三年曁西元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三日至十月十九日,長春圍城。被共匪包圍及蔣軍略奪之新京特別市、長春縣、通陽縣等地方死者數最多六十五萬人。滿洲國之首都圈之精英人口大量滅絕。十一月,共軍大敗蔣軍,爾來,全滿由中共不法佔領。
康德十六年(日本昭和二十四年曁西元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重慶政權播遷臺澎金馬。原任滿洲帝國駐德意志國公使呂宜文逃往中國雲南省,參與組建雲南人民反共義勇軍。康德十七年(日本昭和二十五年曁西元一九五〇年),中共勵行所謂「鎭壓反革命運動」,於全滿屠殺滿洲帝國政府中層以下官吏。六月,中共利用朝鮮戰爭而强化全滿之駐留部隊,以强化其對全滿之不法佔領。十月,原任滿洲帝國駐德意志國公使呂宜文於雲南勦共時戰死。康德十八年(日本昭和二十六年曁西元一九五一年),將軍張海鵬、原任參議孫其昌等謀畫滿洲帝國復國,於所謂「鎭壓反革命運動」中被中共僞警察俘虜。張海鵬直被殺害。康德二十年(日本昭和二十八年曁西元一九五三年),中共實施所謂「第一個五年計劃」,建立系統性侵占略奪全滿各類資源的所謂「社會主義工業體系」。康德二十一年(日本昭和二十九年曁西元一九五四年),參議丁超等謀畫滿洲帝國復國,於所謂「鎭壓反革命運動」中被中共僞警察俘虜,以前被共匪俘虜之孫其昌與丁超同時被殺害。同年,張燕卿於日本逝世。
康德二十一年至康德四十三年(日本昭和五十一年曁西元一九七六年)毛匪澤東死,共匪於滿洲國領域內,在所謂「政治運動」之名下,針對滿洲國官紳士民展開了數十次肉體及精神上的大淸洗。在此期間,滿洲國國民認同因而呈現「萬馬齊喑」之特徵。
康德四十三年中國共產黨所謂「文化大革命」終了之後,直至康德七十年代(日本平成十五年至二十四年/西元二〇〇三年至一二年),乃滿洲國國民認同之蘇生期。中共之抑壓從未做到絕滅滿洲國之國民認同。很多滿洲國國民家中老人,將滿洲國之意識口耳相傳。其時,滿洲國之意識已在很多國人心中重新蘇生。
自康德七十年代至康德八十年(日本平成二十五年曁西元二〇一三年),互聯網在中共之控制地區徐徐普及,越來越多的靑年在網上談論政治話題。出生於康德四十年代(日本昭和四十八年至五十七年/西元一九七三年至八二年)至康德六十年代(日本平成五年至十四年/西元一九九三年至二〇〇二年)之滿洲國靑年,在網上越來越多地談論及傳播關於康德皇帝御政時滿洲國之眞相。大約在康德七十九年,一些滿洲國人在社交媒體上形成一些關於滿洲國之討論組,這對滿洲帝國復國運動正式發足築起輿論基礎。
康德八十年至康德八十五年(日本平成三十年曁西元二〇一八年)四月,此期間乃協和會復立籌備期。
康德八十五年四月,滿洲帝國協和會復立,滿洲帝國復國運動正式發足。
自康德十二年八月滿洲帝國全土淪陷,至康德八十五年四月滿洲帝國復國運動正式發足,合計經過了七十二年加八個月。這個歷史期間,史稱「七十二年又八月」。